汤琳南

汤琳南



野逸出尘  古香时艳

    ——汤琳南花鸟画品读


  中国工笔花鸟画创作状态,观近年各大展便可以窥见其一斑。以学院派为代表的工笔花鸟画创作,在新时期又展现出别样的风尚,画面瑾细整觞、场面宏繁。也昭示着新时期中国工笔花鸟画创作炫技时代的到来。

  以学院派为代表的工笔花鸟画创作,场面宏大、技法娴熟完备、制作精良,是其强;同时,学院派在对个种绘画门类的吸收借鉴的同时,的痕迹越发不可收势,陈陈相因、近亲繁殖,使得工笔画创作成了一锅夹生饭。这便是其弱。一点即死的命门便是失“度”和无“趣”。只不过是照片再现或写生稿的放大充实而已。境非心造,便不能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,要达到质文同赏就更是遥不可及了。


石斛兰写生

  

  在全国上下都在进行大制作、大场面的“大片”笼罩之下,福建花鸟画创作面貌便成了一泓清流,使人耳目一新。八闽大地工笔花鸟画近世有郑乃珖、陈子奋等大家。新时期新秀辈出,也呈现出富丽清新特有的面貌。汤琳南生于闽南,也太熟悉这块生养他的八闽大地,自小受闽南风物的滋润浸养,他的工笔花鸟画所呈现出来的一种生机盎然的气象,就自然显的更加难能可贵了。琳南在浙江求学数年,中国美院淳正扎实的学风,使其打下了很好的基本功,吃好了“第一口奶”。也为琳南的成功奠定了基础,使琳南的画里透出生机,笔下又有生活,使其画面气息纯正,妙趣横生。琳南又能兼工带写,山水也出手不凡,使其在线条上又有别于同辈的其他画家,画面线条显的非常丰富,极具性情。

  后来,琳南又不安于现状,敢于挑战自我、突破自己,走出去,放的下,这样也是他每每以新面目示人,大有“笔不惊人誓不休”的气概。琳南负笈北上求学、问道京华,使他眼界大开;收获颇丰,绘事多有进益。琳南定力又极好,在学习的同时只是借鉴优点;在消化吸收的同时又不放弃自己的特点。不亦步亦趋,拾人牙慧。一切皆为我所用,不改絃更张、迷失自我,这才是琳南的真本事,实是善学。由京返闽后,琳南静下来了,用来梳理自己的思想,加上闽地风物极好,四季如春。有武夷嘉山水,又有海上花园之——厦门;文化上客家人、闽南人杂居,生活习惯丰富多彩;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,陶染出汤琳南淳厚健谈的品格,颇有古风。以“观心”名起堂号,可见其主人注重内求,修身养性。中国绘画讲究“气”,气是指黑白、指虚实,指阴阳。惟有“心养”才能去俗;惟有“藏修”才能变化气质,出尘脱俗。这才是琳南画中透出古意,兼具时风;蕴真含清、古香时艳的不二法门。


石斛兰写生


  琳南醉心于他营造的充满生机的花鸟世界里。在一茶一烟中静静的述说着自己的心灵体悟,与花与鸟,与树石草木,与山川明月对悟。琳南的画是值得品读的,有笔墨处见生活,无笔墨出见性灵。一花一石皆有性灵,一鸟一蝶如坐阳春。琳南的画面不是完美的,却是真实的有生机的。琳南这一大胆也是与明代绘画的精髓暗合的。有明一朝,吕纪、林良就是在点睛之处多有细腻表现,花草树石等衬景多是粗笔横扫,极有“逸”气。琳南这样一来便使其画面兼工带写,层次分明、耐人寻味。有如八音妙响,绕梁三日而不绝与耳,韵味十足。

  戊子冬月,吾自豫赴闽,过观心堂上,讨杯茶吃。有茶烟之叙,谈意渐浓,琳南便把近两年大作铺开,一边赏画一边吃茶,时而鉴裁古今。让我耳目一新,快哉!快哉!我与琳南兄交往既久,琳南兄要出新画集,命我操刀制文作序。我是惶恐之至,又推辞不下,只好勉为其难了。琳南正年青,正在朝着自己理想的目标行进;琳南在路上,琳南精勤、执着。我激赏他这种精神,引玉之言也谈不上是序。权当佳酿,以壮其行色。

2008年冬魏辉于仪兰堂灯下


热带雨林写生


开卷——秋气图

  琳南兄在厦门,据说很闲在。喝茶、钓鱼、画画、睡觉……这些年很是画了些画,据说喝茶闲聊不时有些想法,于是把这些闲聊时的想法画在了纸上。有人说好,他笑了。有人想要,就卖了。有人要出版,捡了些反转片印了一本小册子。

  琳南出的这本小册子我不是很知道,他可能在电话中带到过,没有详述,我也没细问。及到我在书店碰到了这本小册子,见是琳南兄的就捎了回来。捎回这本小册子,江南已进入梅雨季节。然后自己的心情也开始阴郁了,于是一直没有去翻看。

  今年的梅出奇的短,一城烟雨,满湖风絮,而后竟然胜日晴丽了,热得人不能出门。只能守在屋里 “好好学习、天天向上


鹿行秋谷


      翻阅琳南兄的画册,我以为我不在乎的。太多的画册、画展已然把我们的视觉意识磨得淡漠了。可是随意的翻阅还是被吸引了。

  看画,我一直把自己退得很远,主要是想不先入为主的用主观来评判好坏。时下,当中国画笔墨本旨被许多人摒弃时,利用揉、洗、泡、喷等绘画技巧炮制,画面灿烂、工艺复杂,已然有主流之势。我性亦弱,向来不敢逆时势,往往人云亦云。说多了、说累了、说腻了、说恶心了就干脆不说。

  琳南却在一笔一划地画。画的程式是中规中矩的。没有制作、没有手段。出入宋元却又来源生活。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在坚持,但我知道他会一直这样下去。很久很久以前,他就这样固执了。

  随手翻开画册,就是《秋气图》。开始看见这幅画,就不能停止。

  究竟何故?我无从得知。

    可能是那种关心秋息的情感,让我觉得心有所动。那是一种很熟悉的感觉。画为心声虽然知道这种感觉是中国画一向的要求,但很少人在为这个要求而画了。

  我非常喜欢。因为这画面使我觉得秋气的晴朗高阔。喜欢轻微深浅的皴擦,还有那似丹还黄的秋叶。喜欢画里橘黄的基调,每笔线条和我隔着空气对望。喜欢那种隐隐的互动,让人觉得有无声的默默温柔。是非常柔和的那种,充满阳光,却又无比清亮,具有通过提炼表达自然的典型气息。

  我没有再看别的画,因为知道有的画很淡,慢慢读才见出厚。有时候,越是简单纯粹的东西,越能够使人感动。再后来知道琳南一直想表现梧桐,表现秋的梧桐,那是他在杭州南山路漫步所见的。光影下铺天盖地秋色斑斓的梧桐,线条的枝,块面的叶,点点的悬铃。最后在画面只是简单的一枝,越是简单,越是动人,不是吗?

  我为了他的感动亦感动。

来源:美术报/作者:朱益


秋水白露

水殿行风


画家简介:

  汤琳南,1970年出生于福建漳州,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。2000年结业于中国文化部第四届重彩画高研班,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画创作研究硕士研究生毕业,获艺术硕士学位。主攻山水、花鸟画、工写,出版有个人作品专集及技法书10余部。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福建省花鸟画学会理事,闽南工笔画院执行院长,厦门书画院画师 ,厦门民盟美术院副院长,集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,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 ,东南国画院特聘画师。


查看作品 >>>


网友留言

最新留言

    点击加载更多
    孙景浩
    上一篇
    王奇志
    下一篇